时间:2023-02-15 20:36:55 | 浏览:289
近期,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“空调之争”登上热搜,引发网友热议。
据报道,北京一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,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、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要求,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,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名乘客;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照片,一些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,要求“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”,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。
针对乘客提出开空调的诉求,司机拒载、临时加钱的做法当然不可取,但“空调之争”同样也反映了网约车司机的尴尬现状。伴随天气炎热、油价上涨,网约车司机运营成本提高,利润减少。据报道,有司机表示,与不开空调相比,一辆燃油车开空调“一个月下来多花近2000元”;而电动网约车开空调会严重影响其续航时间,“充电的次数从原来的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两次”,影响接单效率从而造成收入损失。
其实,司机与乘客之间的“空调之争”并非新话题,不过今年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叠加油价不断上涨,这一矛盾似乎更为突出。表面上看,开不开空调不过是要不要打开空调开关、风力该开多大的事,但实际上,却是烈日高温下、狭小的车内空间里,司机对经济成本的考量与乘客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冲突,是司乘双方经济利益与个人权益的权衡与分配。
新华社 发
对比乘坐公共交通,网约车显然被给予了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期望。乘客作为消费者,原则上,“想开空调”的要求不应当被漠视。但这种原则上的权利,仍需放到现实的框架下审视。当提供服务的成本过高,那这种“漠视”可能无法避免。在司乘的“空调之争”里,高温下开空调产生的油费就是成本,如果忽视这个成本,强制司机开空调,对司机群体也难言公平。
而且,在并非完全买家市场的网约车市场中,强制司机开空调可能会影响他们接单的积极性。试想,司机“接单猛于虎,到手两块五”,当既得利益无法覆盖出车的各项成本,势必影响他们的出车频率和积极程度,最终可能造成乘客的“打车难”,不便还是由乘客买单。
2021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4.53亿,市场规模已达3581亿元。网约车借助于信息技术,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,也带来了网约车市场的繁荣。公众选择网约车的理由,抑或说对其基本的诉求无非是——送达便捷安全、服务舒心到位、收费透明合理。
从市场规律看,所谓的“空调之争”,无论是强制司机承担多余成本,还是限制乘客“空调自由”,都是不现实的。与其争论不休,倒不如明码标价,将成本标准予以明示,给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比如,平台可以像按照车型不同、定价不同一样,将空调要求、费用清晰列出,乘客按需选择等等。
图源:经济观察报
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业态,在管理和实践中,势必会面临各种问题,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,有效回应关切,维持市场健康长远发展,仍需要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规范。
来源: 光明日报微信公号
每经记者:董天意 每经编辑:孙磊,何小桃,易启江近段时间,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“空调之争”引发热议。据网约车焦点报道,一名网约车乘客上车后提出开空调,司机以单价太便宜拒绝,随后将车停在路边。另据金台资讯消息,有的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
北京市民乘坐出租车、网约车前需要先扫健康码进行登记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近期,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“空调之战”频频见诸报端,引发热议。据报道,北京董先生打网约车,上车后提出开空调,司机以单价太便宜拒绝,之后将车停在路边并拒载。另据金台
近期,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“空调之争”登上热搜,引发网友热议。据报道,北京一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,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、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要求,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,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名乘客;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照
来源:人民网-观点频道 原创稿炎炎夏日,网约车拒开空调或开空调要加钱的新闻一再见诸报端,引发热议。打车费中是否包含空调费?打车人有权实现“空调自由”吗?系列小问号,牵出百姓利益攸关的大问题。有媒体报道,北京一男子在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,司
济南经济广播fm90.9 章丘FM90.5 平阴FM101.5炎炎夏日下,乘客乘坐网约车要求开空调被拒或需额外付费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、引发热议。事实上,每年夏天类似事件都会引发讨论,但今年,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增加再叠加油价不断上涨,这一矛盾就
高温闷热,出行离不开空调。但是最近,个别消费者在乘坐网约出租车时,却被司机以“成本太高”为由拒绝开空调。网约车空调开与不开,到底该由谁说了算?记者谷艳东:下午两点左右,室外的温度达到35摄氏度,而车内在没有开空调的情况下,温度达到了34摄氏
12月5日,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发布了《关于修改<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>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《决定》),下调了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,同时,还删除了未按照规定携带网
网约车行业注定是一个多劳但是不一定能够多得的行业。在网约车行业中,你所看到的高流水背后,其实都是充满了各种辛酸,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狠人,对于这些狠人来说,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,这些人的流水都会比较亮眼,即便是在当下行业淡季的情况下,这些狠人依
每经记者:崔智明 每经编辑:孙磊近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,用户可以通过微信“我的-服务-出行服务”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“腾讯出行服务”进行打车。而就在本月初,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“Petal出行”
网约车行业再次发生巨大变动,禁止出租车加入网约车,禁止出租车巡网混合营运。据了解近日上海出台政策,按道路运输局通知,(关于禁止巡网混营情况的工作意见),要求各巡游出租车企业,禁止“一车两价”“巡网混营”的行为。出租车司机如果注册了网约车平
网约车行业已严重饱和,尽管官方多次发文通告从业预警,司机已经面临无单可接的局面,却还阻挡不住大量网约车司机的加入。出现这样情况的城市不是单一指哪一座城市,而是整个全国各地都如此。就拿标志性的深圳来说,2019年官方颁布了85517张网约车驾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杨天悦12月9日,交通部发布2022年11月网约车行业数据显示,该月网约车订单共计5.08亿单;截至今年11月30日,全国共有29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,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01万本、车辆运
网约车合规率是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证齐全的司机,合规率一直被看作网约车行业规范化的关键数据,而最新的数据显示,一月份网约车合规率已经超80%,网约车基本告别无证时代。考不考双证,成为司机的一个心病在以前合
来源:交通运输部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,截至2022年6月30日,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,环比增加3家;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.0万本、车辆运输证183.7万本,环比分别增长3.1%、4.3%。网
共享出行在这两年过了风口之后,也进入了萧瑟期。尤其是网约车司机感受最明显。从原本的满怀期待,到如今的逐渐失落,多少网约车司机熬坏了身体、耗干了青春,就为了不多的银钱。又有多少司机在入坑滴答出行、阳关出行、一喂顺风车等平台后,悔不当初。一、身